安排兩堂課做「吃得飽的點心」,主要是想讓孩子享受「為自己動手做餐好吃的」的感覺。排定的內容為厚片土司披薩和三明治,兩堂課中間有上其他課程、並未連著,但性質類似,故記錄時一起寫。

DSC_0249 會「牽絲」的土司披薩,大人小孩都愛。

成果展只選了土司披薩,並更名為魔幻盒子,是偶然店裡的招牌點心。為什麼?看過這篇記錄你大概就會曉得了。

DSC_0129 剛開始先介紹材料,有兩種醬料當底:義大利肉醬和香蒜醬。然後是上面的配料:炒過的洋蔥丁、四季豆、火腿丁、燻雞絲、蕃茄乾、水煮蘑菇、玉米粒、九層塔,還有最重要的:乳酪絲。

DSC_0133 每樣材料看起來都不多,是故意的。有些真的就準備這麼多,有些多的藏在冰桶裡。這節課想讓孩子學習:東西不多時,要留一些給別人。其實就算上頭不放配料,厚片直接抹醬加乳酪絲去烤就很好吃了。那幹嘛還費心準備配料?是為了鼓勵孩子多吃菜,所以肉類份量不多。

DSC_0134 當然還是先示範。

DSC_0142 老師每樣都放一點點,放到最後整片還是會放滿,藉此告訴學生:別太貪心,以免最後沒辦法擺乳酪絲,這樣烤出來就不會牽絲了。

DSC_0159DSC_0219 開始抹醬,只選其中一種,味道才不會混在一起。

DSC_0205DSC_0230 放置自己喜歡的材料,但老師有基本要求,至少得放一種菜,否則不讓烤。有孩子剛開始完全不願意放菜,老師也不讓步:那就不要烤(不烤過不能吃),還解釋抹的醬裡頭也有菜,義大利肉醬中含有大量的洋蔥和蕃茄。最後孩子勉強選了洋蔥,吃過後跑回來說洋蔥很好吃,可不可以再多放一些?有時候孩子是因為之前吃的經驗不好,排斥某種菜,其實修正經驗後就可以接受、甚至愛上。

DSC_0169DSC_0207 最後均勻鋪上乳酪絲。也有孩子連乳酪絲都只放幾根(吃過披薩卻沒見過乳酪絲),請他補滿,吃起來才會「牽絲」。

DSC_0165DSC_0217進烤箱嘍,盡量讓孩子自己把厚片放到烤箱裡。老師會幫忙,也會提醒,但除此之外就要練習自己來。

DSC_0193 出爐時也要練習自己夾出來。

DSC_0214 較小的孩子,老師會幫忙,但不是直接幫他弄到好。

DSC_0228 咦、有這麼大的小孩?不是啦,因為今天上課的東西就直接當晚餐、沒訂飯,所以其他老師也要自己來做當晚餐。

DSC_0239 當志工幫孩子拍記錄照的住店常客,沒薪水也沒優待,要吃晚餐還得自己做。而且要確定所有孩子都入過鏡頭了才可以開始做。(真是命苦哪!)

DSC_0221DSC_0218 品嚐之前當然別忘記拍個紀念照。當日的晚餐就是土司披薩加紅茶。

開始做三明治,用的是當天出爐的土司加上人數眾多,所以沒讓孩子們先烤過。

DSC_1326 配菜有小黃瓜、紅黃甜椒、高麗菜絲、蕃茄片、

DSC_1327 蘿美(生菜的一種,俗稱大陸妹),主菜有燻雞絲和鮪魚可選擇。

DSC_1328 鮪魚拌了洋蔥、小黃瓜丁和玉米粒、沙拉醬,把所有材料帶到現場讓他們一起拌。孩子超喜歡鮪魚,沒多久就全空了。這是已經被挖的差不多的鮪魚醬。

DSC_1371 土司塗完薄薄的乳瑪琳後放上主菜和配菜。

DSC_1348 強調三明治切面要好看,得每種顏色的菜都放。而且菜放到三明治中會讓美味加倍等等,但也允許孩子:不敢吃的菜可以只放一點點,只是鼓勵他們嘗試,不希望最後還是不敢吃造成食材浪費。有趣的是:上次說不吃青菜的小朋友,這次全部的配菜都放了,而且還吃完,有進步。

DSC_1374 放完所有材料,加點美奶滋,把三片土司用牙籤固定住,練習用麵包刀切開,孩子的手小,扶不住整片土司,就互相幫忙著扶吧。切的時候得小心自己和同學的手。

切好了,再每塊整型,把牙籤穿透、固定每個小三角形,

DSC_1368 然後擺盤。盤子用平常吃飯的餐盤湊合著用。

DSC_1337 小小孩一樣照例先由老師扶著手做,

DSC_1320 然後放手讓她練習。

 DSC_1351DSC_1381 正常切好擺盤應該像這樣。

DSC_1402 放平的也可以,就看孩子覺得怎麼放好看。

DSC_1334DSC_1344 牙籤插錯地方,乾脆切成小正方形也挺可愛。

DSC_1394 「快拍!快拍!趕著吃」版。

DSC_1315 「颱風過境」版。還蠻多孩子做這個版本的,這下就明白為什麼成果展沒有三明治了吧!雖然準備材料費工也是原因,但最大原因還在於:像這樣的三明治,其實還是很好吃,只是大概沒幾個人願意嘗試。

DSC_1409 這兩位在做啥?原來是把三明治裡頭的菜挑出來被老師抓包。本來怎麼勸他吃都沒用。後來老師靈機一動:兩個人比賽誰先吃完,開始!小孩愛比賽,果然很快吃完了。其實先吃完也沒獎品,後吃完也不處罰,孩子聽到比賽的直覺反應還真好用。

上這兩堂課中發生的一段小插曲讓我久久難以釋懷。烤土司披薩時,有些孩子吃完一塊覺得不過癮、沒吃飽,想再來。既然要給他們當晚餐,當然就要讓他們吃飽,所以同意他們再做一塊,條件是:做了就要吃完,不能外帶。如果覺得自己吃不了那麼多的人可以和同學共享,幾乎所有的孩子都做了第二塊,也有少數不貪心,覺得自己吃飽了棄權。比較有爭議的是有個孩子烤了第二塊之後,跑來跟我說:「我想帶回去給媽媽吃,可不可以?」這個問題著實讓我掙扎了許久,或許有人會說:「孩子那麼孝順,想帶回去給媽媽吃,應該要獎勵,幹嘛還需要掙扎?」重點是:一開始就說過今天的東西是當晚餐,每個都可以吃到飽,可是不能外帶。因為一說可以外帶,大家都要帶回家,要準備多少材料才夠?既然先說過,原則上當然就不能帶回去,如果她已經吃飽,多做這個只是為了想帶回家,那那些放棄做第二個的學生的權利呢?但又很想成全她小小的孝心,才感到掙扎。如果逼著她當場吃掉似乎也有些不近人情,後來給帶了,做三明治時同樣情況又來一遍,還是給帶了,但老師心頭疙瘩很大。其他志工也反對讓她帶回去的這種作法,認為有違原則,對其他遵守的孩子不公平,但也提不出較好的解決方法。

想起上學期也曾發生類似的事情。那次辦親子活動:搓湯圓,也是當晚餐吃。有個孩子快速連吃好幾大碗,吃飽後馬上跑來問我:「老師、我可不可以帶一碗公回去給媽媽吃?」我的斷然拒絕讓參與的家長感到很錯愕,認為孩子的孝心可貴、應該成全。我的解釋是:因為材料只準備當天參與的人的份數,如果孩子還沒吃之前或大家全吃飽後還有剩時來問我,我都會答應。還沒吃之前,他想把屬於自己的一份帶回去給媽媽,我就算得省下自己的那份也要去成全他的孝心。大家都吃飽,把剩餘食物打包帶回家是惜福的表現,當然也沒問題。問題是他提出要求的時間點不對,搓湯圓的時候不積極幫忙,吃湯圓時跑第一,加上食量大又吃很快,當他吃飽時,許多孩子才剛開始吃,只想到自己要帶回去,沒顧慮別人是否吃飽是很自私的表現,所以我才會斷然拒絕。加上這個孩子平常連老師說可以帶回去的點心都會禁不住誘惑馬上吃掉,使得老師合理的懷疑他只是拿母親當幌子,事實上是為自己的宵夜做打算。

類似的事情,處理的方式卻不同,是因為這次的孩子平常也都會省下自己的點心帶回家,才會勉強同意,但還是違背和全部孩子約定好的原則,所以掙扎。事情的是非對錯界線真的很難界定,即使是考慮過後的處理方式也很難盡善盡美。離事情發生已過了個把個月,才想清楚處理的方式。以後再遇到這種情形,我會先問孩子:老師一開始說什麼?解釋他違背了什麼原則,所以不可以帶。但看在他不懂且孝順的份上,這次就算了,下次想帶回家,要事前先對老師說,得到同意才可以做,而不是做好才來問,如果下次再這樣,老師就不通融。我想這大概是比較好的處理方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