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PO了來自山野的春日饗宴後,在聊天時和朋友提到莞芒筍的好滋味,朋友說他母親常會用莞芒筍包蕃薯包。市面上常見的是竹筍蕃薯包,那是竹山的特產。其實莞芒筍蕃薯包比竹筍蕃薯包好吃,為什麼卻沒有人賣呢?我想是因為成本太高了。 以蕃薯當餅皮包的蕃薯包。

想起小時候母親也會做這味,以前沒認真學過,但母親忙碌時常被叫去幫忙,多少有點印象。趁這次剛好有莞芒筍和住店常客從家中帶來的地瓜,就來試做看看。

外皮:                                     內餡:

地瓜(去皮)兩斤                 莞芒筍一斤

樹薯粉半斤                             豬絞肉半斤

鮮味炒手一匙                         油一大匙

鹽一茶匙                                 白胡椒粉、蔥、蒜頭、鹽、鮮味炒手適量

(上面的量是大約估算,因為沒有事先秤,事後只好用大約估計,請以自己喜歡的口味去做調整。)

內餡作法:DSC00273 莞芒筍以刀腹拍碎後切成小段,蔥切成蔥珠(白色部分和綠色部分分開),蒜頭去皮切碎。

熱油後依序加入白胡椒粉、蒜碎和白蔥珠爆香。加入絞肉炒香後再加莞芒筍。

綠色蔥珠入,加鹽和鮮味炒手調味後熄火。

碗公中倒扣一小碟子,將炒好的料盛入瀝乾。(倒扣小碟子是為了讓湯汁瀝掉,包的時候不會太濕較好包。)

外皮作法:

地瓜洗淨後去皮(削起來比較不會髒髒的)切塊,以蒸籠蒸熟(用大同電鍋也可以)。DSC00275

趁熱用木匙壓碎,加入樹薯粉、鹽和鮮味炒手。(趁熱加樹薯粉,揉好的麵團比較有延展性,包的時候比較不易破。)DSC_8059

拌不太動時,改以雙手下去揉,(這時仍有點燙,要小心不要燙傷。)邊揉邊加入樹薯粉至柔軟度剛好為止。(可以搓揉成團,不會太乾或太濕)DSC_8097

取一小團麵團(約60-70g)揉成圓形後再捏成碗狀。DSC_8120

包入餡料(約30g)DSC_8101

慢慢將邊緣捏合,DSC_8127

除掉多餘的餅皮。(這樣做比較不會有某一處餅皮太厚。)DSC_8130

手指沾點油,在表面塗勻。(避免沾黏)DSC_8102

墊小張烘焙紙後在蒸籠中排整齊。(中間要留縫隙,蒸熱後會膨大。)DSC_8141

以文火蒸熟。(火太大容易蒸過頭,形狀會變成扁扁的較難看。)DSC_8153

蒸好後離火冷卻。DSC00285

熱熱的吃也很好吃,但冷了後餅皮更Q,我個人比較喜歡冷卻後吃。

DSC00289 生的和熟的顏色不太一樣,生的比較白,熟了後會變成有點透明。因為蕃薯是人家送的,沒有選擇。如果可以的話,購買時買紅心蕃薯,蒸好後顏色會更漂亮。另外、樹薯粉就是台產的太白粉,和國外進口的太白粉(馬鈴薯澱粉)不一樣,購買時要特別向店家問清楚,以免買錯。進口的太白粉也可以做,但放冷後口感會變硬就不好吃了。地瓜粉也是這樣,所以還是用樹薯粉最好。餅皮先加點鹽和鮮味炒手比較有味道,蒸熟後光吃餅皮就很好吃。喜歡餅皮軟一點的,樹薯粉盡量放少點。喜歡Q一點就多放樹薯粉。包完後還有剩餘的餅皮別急著丟掉,搓成小湯圓狀,配點肉絲、香菇、蝦米、韮菜煮,風味不輸湯圓,而且更Q。

DSC_8164 奇怪有形狀和大小不一樣的嗎?其實是為了做這個DSC_8169小十臉譜便當,可愛吧?(雖然不太像……Orz)下面墊的是上街買菜回程時遇到的朋友塞給我的高麗菜餅,拿來當身體剛剛好。有空時自己在家玩玩蕃薯包,也是很不錯的,失敗機率幾乎可說是0,沒有莞芒筍,用竹筍切丁代替做出來就是南投竹山的特產:竹筍蕃薯包,有空的朋友不妨試試。